封面新闻记者 马梦飞
6月25日,上海老牌烘焙品牌克莉丝汀倒闭后卖楼抵债的话题引发热议。
【资料图】
克莉丝汀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上海克莉丝汀食品拟向中国商人周强玲出售位于上海的两处物业,共约人民币1689万元。所得款项将用于员工成本、原材料及配料及租金、公用设施及杂项开支。
出售物业公告
事实上,近年来,克莉丝汀的经营状况一直不容乐观。财报显示,2013年至2021年,克莉丝汀已连续9年亏损。自2022年12月起,旗下所有门店均已暂停营业,从“烘焙第一股”到关闭所有门店,克莉丝汀缘何沦落至此?
高纲咨询研究总监高海平认为,克莉丝汀固守90年代的推行模式,没有快速顺应市场变化做出反应是其没落的主要原因之一。记者拨打了克莉丝汀官网上显示的电话,但并未接通。
6月26日,克莉丝汀停牌,股价报0.057港元/股。
昔日“烘焙第一股” 最高市值超20亿港元
资料显示,克莉丝汀于2012年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上市不久后,克莉丝汀股价最高触及1.7港元/股,市值一度超过20亿港元。然后“开局即巅峰”,此后克莉丝汀股价开始逐年下滑,如今,该公司股价已低至0.057港元/股,市值仅剩6910万港元。
公司产品
克莉丝汀的“陨落”并非突然发生,无论是持续下跌的股价、年年亏损的业绩还是不断关停的门店,都预示着克莉丝汀的艰难。
2022年上半年,克莉丝汀营收约4651万元,同比大降71.3%,净利亏损7251万元。2019年—2021年,克莉丝汀分别关闭门店117家、99家、55家。
另一方面,克莉丝汀存在的问题还不止于此,3月10日,克莉丝汀在港交所发布公告“自曝”,因拖欠货款、工资等约5700万元,银行账户被冻结,依赖股东贷款维持营运。
克莉丝汀表示,上述情况对集团营运造成不利影响。集团自2022年12月起已暂时关闭旗下所有零售门店。集团计划通过合适的融资方式(如出售资产及股本融资)解决流动资金问题并于2023年上半年恢复营业。
但与此同时,线下门店的关闭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多位网友称储值卡内还有未消费的余额,目前无法退费。对此,有律师称,克莉丝汀门店无法联系,或构成违约,消费者可以进行起诉。
公开资料显示,克莉丝汀是烘焙产品连锁经营商,自1993年起生产及销售烘焙产品,是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投资烘焙企业之一。公司主要在长江三角地区的黄金地段及主要城市进行营运,包括上海、江苏省及浙江省。
对于不少消费者来说,克莉丝汀是一代人记忆中的面包店,在相关话题评论区,仍有不少网友对其关店表示惋惜。
老字号VS新势力 烘焙行业竞争激烈
近年来,烘焙赛道可谓起伏不断,有人加入也有人倒下。传统烘焙品牌经营陷入疲态,关店情况屡有发生,而新式烘焙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但多数陷入从火爆到式微短期发展怪圈。
除了克莉丝汀等老字号品牌外,新式烘焙品牌“虎头局渣打烘焙”、南宁本土烘焙品牌蒂丽雪斯、网红烘焙品牌“牛角村”、墨茉点心局等一众知名烘焙品牌也纷纷进入发展“冷静期”,甚至倒闭关店。
不可否认的是,竞争虽然激烈,但烘焙市场的火热正逐年加剧。《艾媒咨询 | 2023年中国烘焙食品行业现状及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烘焙食品行业市场规模达2853亿元,同比增长9.7%。随着人均消费水平的增长及餐饮消费结构调整,中国烘焙食品行业消费需求旺盛,上下游产业快速发展,市场将进一步扩容,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3518亿元。
市场规模的扩大也在吸引着资本的加入,据不完全统计,A股目前烘焙食品公司包括桃李面包、广州酒家、南侨食品、立高食品、元祖股份、西麦食品、青岛食品、桂发祥等。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老字号烘焙品牌的式微源于自身发展跟不上新消费的改变,不论是品牌营销还是产品研发都没能创新,加之众多新兴品牌的冲击,进而被消费者抛弃。如克莉丝汀就存在这样的情况。
当前,年轻的Z世代拥有更高的消费意愿,饮食上追求速食、健康以及颜值正义。据艾媒咨询,2020年中国72.3%的“Z世代”会购买烘焙食品,这部分人群逐渐成为主力消费群体,将为烘焙行业提供充足的增长动力。
因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面对行业发展,新老势力都需要积极拥抱新消费的变化,进行更多的产品创新研发,以及服务升级、品牌升级,这样才能留住更多的消费者。
股票停牌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华南食品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5786号-52 联系邮箱: 954 29 18 82 @qq.com